微塑料粒径变化影响植物氮吸收机制被揭示

新闻探索 2025-09-15 03:08:58 6938
原标题:微塑料粒径变化影响植物氮吸收机制被揭示

  记者从海南大学获悉,微塑物氮该校南繁学院张金波团队发现,料粒微塑料对氮循环过程的径变机制峨冠博带网影响程度取决于其类型和尺寸,小尺寸可降解微塑料对植物氮吸收的化影抑制作用最显著,可能对植物生长代谢构成主要威胁。响植吸收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上。被揭

   张金波介绍,微塑物氮可生物降解塑料被视为传统塑料的料粒绿色替代品,但它们可能比传统塑料更快地分解为微塑料。径变机制峨冠博带网研究团队选取传统聚乙烯微塑料和可生物降解聚乳酸微塑料作为研究对象,化影研究二者不同尺寸对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与植物氮吸收速率的响植吸收影响。结果表明,被揭不可降解微塑料和可降解微塑料在影响植物氮吸收机制上存在差异。微塑物氮

   对于传统聚乙烯微塑料,料粒植物在微塑料中等尺寸下(600~700μm)具备最高的径变机制氮吸收速率,主要是因为该尺寸下的硝化速率更高,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硝酸根离子。

   对于微生物可降解微塑料,低粒径微塑料(25~38μm)显著抑制了植物氮吸收速率。研究发现,该尺寸下的氮矿化速率是其他尺寸的6~11倍,但铵离子的固定速率远高于矿化速率,反而延长了铵离子的滞留时间,抑制了植物对铵离子的吸收。

   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传统微塑料与可降解微塑料在不同粒径下对“土壤氮转化—植物氮吸收”耦合关系的差异化影响,为微塑料生态效应的“精细化机制”研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为差异化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参考,有望提升污染管控的精准性与效率。(记者王晓樱、通讯员廖丹丹)

(责编:郝孟佳、李昉)
本文地址:http://heihe.hyjuy.com/html/24a9089906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香港海南社团总会就职礼 冯飞周霁致辞

理响中国|听,歌声里的烽火记忆

前七个月机械工业保持增长态势

人民财评:有“里”有“面” 服务业方能行稳致远

以不到全国0.6%国土面积,创造全国1/9经济总量——“中国第一湾”的五年嬗变

友情链接